“刷脸支付”线下推广小心翼翼 支付宝、京东金融内测商用安全性

刷脸支付技术的商业运用或将成为支付巨头们的下一个竞争热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二维码支付推广依然如火如荼时,支付宝和京东金融已经在小心翼翼推广刷脸支付的商业应用。

9月1日,蚂蚁金服率先在肯德基旗下全新子品牌——KPro概念餐厅上线刷脸支付,这也是刷脸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用试点。同时,蚂蚁金服也宣布旗下刷脸支付功能已经达到容错率十万分之一的金融级应用。

这是继8月31日京东在旗下京东之家四个体验店开通“刷脸支付”功能后,又一支付巨头的商用试点。

刷脸支付不同于之前的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意味着消费者即便忘带钱包、手机没电,也能进行支付,这也意味着人机交互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用户与机器的交互手段从最早的电脑,到手机,到现在可以脱离设备的束缚,靠人本身就能完成。

以这次在KPro的商用试点为例,在支付宝推出的刷脸支付中,仍然采用了交叉验证的功能。消费者在肯德基自助点餐机上点单,在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刷脸付”,在摄像头前进行人脸识别,仍然要输入关联支付宝账号的11位手机号码进行交叉验证以保证准确性。

但支付并非纯粹的技术问题。此次,在刷脸支付手段的商业应用上,支付宝和京东金融都显得小心翼翼,远非二维码支付时期的“先斩后奏”式商业推广——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推广二维码支付两年多后,央行才正式批准了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

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负责人陈继东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现行支付管理办法中,仅允许人脸识别作为渠道来辅助身份认证,也相信会完全放开。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已经在央行报备,希望与央行等机构协同制定金融领域的识别标准。同时,支付宝也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安部等机构沟通,协商建立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的通用标准。”

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的商业应用,陈继东表示,人脸支付技术有着高安全性、高准确率、高可用性等特点,此外,人脸支付也能同时提升金融支付安全性和便利性,降低身份识别成本和风险,提升效率,也是普惠金融的题中之意。

虽然支付宝从2015年起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用户登录后,这一技术先后用于实名认证、找回密码、支付风险校验等场景,但始终没有进入支付领域。这是因为应用于线下场景的刷脸支付,与普通的人脸识别技术相比难度更高。

首先,线下场景的刷脸支付对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响应时间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次,商用的真实应用场景复杂多变,让人脸识别技术的挑战更大。比如,白天和晚上的光线不同,面对固定摄像头的角度和姿势各异,会进一步加大识别的难度。最后,由于线下刷脸支付的使用场景是在公开环境,并用公共设备,如何精准确定本人,特别是精准识别长相相似的人防止误识别,以及如何防止各种人脸伪造冒用情况,难度都会比在自己手机上操作要更大。

此次,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商用,陈继东表示,一是基于其多年来人脸识别技术的积累(支付宝是最早实现刷脸登录的金融级App);二是,其技术团队也为刷脸支付商用做了很多独创的优化,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智能算法与风控体系综合保证金融级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他还表示经过不断优化,目前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远超肉眼,而且有独创的活体检测算法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是否为照片、视频等冒充。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