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品毛利大幅下滑 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求变

这家逆变器龙头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在安徽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合肥高新区),一家A股光伏企业迎来了其在光伏逆变器行业“摸爬滚打”的第20个年头——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电源,300274.SZ)先后历经光伏逆变器行业的三次洗牌潮后,已稳居行业龙头地位。而它也与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国内智能语音行业的领导者科大讯飞(002230.SZ)等诸多同区域上市公司一并成为合肥高新区发展25余年所培育出的明星企业。

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交出了一份符合预期的成绩单——该公司前6个月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约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约64%。

但国内趋于稳定的光伏逆变器竞争格局让龙头企业越来越靠近市场的“天花板”,改变迫在眉睫。实际上,在阳光电源的中期报告中,一些财务数据反映出这家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正在求变:传统的逆变器业务增速和营收比重已被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超越、储能与电机控制器业务营收翻倍、光伏电站发电收入进入持续释放期。

退居第二大主营的核心产品

有着光伏电站“大脑”之称的逆变器,是光伏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一环。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电站新增装机规模超预期达24.4GW,继续维持增长态势。下游电站抢装的需求刺激逆变器出货量的攀升,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的出货量受益大增。

中期报告显示,阳光电源今年上半年的光伏逆变器的产量约9.93GW。但界面新闻记者从阳光电源内部人士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出货量达到10.9GW。“报告期内已经确定的出货量超过7GW,剩下2个多GW是已经发货但尚未确认的。”

中期报告显示,1-6月,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的营业收入为16.2亿元,同比增长约40%。界面新闻记者查阅该公司上市以来披露的所有财报发现,若以半年度为时间单位,阳光电源今年上半年光伏逆变器的营业收入创下新高。此前,该公司这项业务半年度的最高营业收入发生在2015年下半年,当期取得了约13.7亿元的营收。

光伏逆变器业务是阳光电源业绩的重要支撑点之一。中期报告显示,该项业务带来的营业收入占公司上半年总营收的约46%,为第二大主营收入来源。实际上,自2014年起,光伏逆变器业务已非这家以逆变器起家并且将该业务做到行业龙头地位企业的最大营收来源,这背后的因素与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持续演变的竞争格局密切相关。

在中期报告里,阳光电源进行了四项风险的提示,其中“竞争加剧带来的毛利率降低风险”便指向其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公司指出,“在国内市场巨大潜力的吸引下,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制造业,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业务目前在国内取得了超过30%的市占率,市场份额稳定,行业地位难以轻易撼动。但此前近十年的时间里,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遭遇了三次洗牌潮,竞争格局复杂。

2009年之前,国内企业除了阳光电源、南京冠亚电源等少数企业生产光伏逆变器之外,基本依赖进口。SMA、西门子、施耐德等大量国外品牌称霸国内市场,主导国内项目的“圈地运动”。

可逆变器行业动辄高达2、3倍的利润率着实诱人,且准入门槛不高。而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7月,由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成为了引线,这预示着在政策补贴的推动下,我国光伏行业步入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阶段。于是,国内光伏逆变器生产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进而对国外品牌的进行“围剿”。

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回忆,“受国内企业的挤压以及利润锐减的影响,国外品牌当时除了艾默生之外几乎全部从中国市场撤离。即便是将市占率一度做到中国市场第二的艾默生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后来被上能电气整合。”

第一次的洗牌潮呈现出“抵御外敌”的局面。但击退国外品牌后,国内企业的“内斗”则迅速开展。由于国内光伏逆变器生产商大量涌现,逆变器产能迅速释放。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国内企业之间的“内战”纷起,价格战不可避免。

在二次洗牌潮中,以阳光电源为代表的服务于地面电站的大功率机逆变器企业因性价比胜出,一部分小功率机逆变器企业只得出走,曲线开拓海外市场以求自保。

然而,2014年,华为的强势闯入再度搅动了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这匹黑马一跃成为阳光电源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且随着国内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在近两年开始有所起色并最终在今年迎来爆发元年,此前出走海外的小功率机光伏逆变器企业回归国内,新一轮的竞争格局成型。

事实上,三次洗牌潮的直接影响则是致使光伏逆变器价格大幅下降,这迫使逆变器生产商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进行成本管控,从而保证逆变器业务的盈利能力。但十年洗牌,光伏逆变器价格“腰斩”,逆变器行业整体毛利率大不如前。

以阳光电源为例,该公司上市以来公布的财报显示,2011年至今,其光伏逆变器业务的毛利率由45.81%降至33.86%,减少近12个百分点。

行业的发展趋势驱使这家逆变器龙头企业不能纯粹依赖逆变器业务,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后来居上的电站系统集成业务

阳光电源上市后的财报显示,2011-2012年,该公司的光伏逆变器业务每年的营收占比维持在90%上下,营收结构风险高。于是,其降低营收结构风险的首个举措,便是在2013年渗入电站系统集成领域,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设计、建设、运营以及转让等业务。

进入电站系统集成领域对于阳光电源而言,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其一,开展新业务可直观地给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分散逆变器业务极高的营收占比;其二,光伏逆变器是电站系统中的重要配件,阳光电源生产的逆变器可直接用于电站建设中,从而助力逆变器出货量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上述优势已经出现。

阳光电源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解小勇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电站累计完成并网的装机容量接近1.2GW,其中约300MW在报告期内新增完成。下半年,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电站项目将完成建设,上半年的增长势头可得到延续。”

去年同期,阳光电源累计完成并网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仅约590MW,不足今年上半年的一半。因而,同期对比下,该公司电站系统集成继续维持高增长——其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前六个月实现18.3亿元的收入,同比去年增长约53%。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在中期报告中披露,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并网的光伏电站全部实现光伏逆变器自给,这也保证了报告期内公司逆变器出货量的增长。

其实,光伏逆变器生产商“EPC+产品”的模式早已出现,其典型代表为特变电工(600089.SH)。国际知名咨询信息公司HIS今年公布的2016年全球光伏电站EPC排名显示,特变电工2016年光伏电站EPC排名位居第一。庞大的装机容量更是提升了特变电工光伏逆变器的产销率。2016年该公司光伏逆变器产销率为96.35%,接近满产,且其当年的出货量攀升至全球第七位。

自2013年阳光电源开展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后,该业务的发展速度惊人。当年上半年,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便迅速瓜分约37%的总营收入比重,改善了营收结构。2014年,该项业务营收比重超越光伏逆变器,跃居成为第一大主营收入,并延续至今。

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的迅猛发展也为阳光电源带了光伏电站发电收入。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光伏电站发电收入4337.7万元,填补了去年同期的空白。

尽管与光伏龙头企业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阳光电源在手电站所产生的预期收益丰厚。兴业证券分析师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预测,“阳光电源在手扶贫项目涵盖安徽、山东、湖北、江西、河北5省,总装机容量超过470MW,全部并网后每年可直接带来的发电收益超4.6亿元。”

放置“鸡蛋”的其他“篮子”

解小勇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确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尽管光伏行业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也希望获得更多的发展。”

放置鸡蛋的其他“篮子”所指储能、电机控制器业务等新兴业务。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与电机控制器的业务营收实现翻倍式增长,同样成为中期报告中的亮点。

中期报告显示,今年1-6月,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58.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约279%;电机控制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38.1万元,同比去年增长约143%。

储能逆变器业务凭借接近3倍的营收增幅更是吸睛,阳光电源布局储能业务可追溯至2014年8月。2014年8月14日,阳光电源与三星SDI于安徽合肥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储能系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这家合资公司便是后来的阳光三星(合肥)储能电源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三星),距离阳光电源公司总部的直线距离不到7公里。

去年7月,阳光电源宣布其与三星SDI合作的2000MWh电力储能设备产线首期实现投产。且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储能逆变器SC250KU顺利通过美国UL认证,属国内同类产品首次,意味着该公司的储能逆变器打开了进入北美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绿色通道。此外,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7》显示,阳光三星以接近25000Kw的装机规模成为去年国内最大的储能系统供应商。东北证券分析师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随着储能技术的推进和成本的下降,国内储能市场空间有望不断打开。”

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俨然已经成为公司未来不可忽视的成长潜力股。

一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储能成为必须,其用途广泛。“此前,制约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电池价格过高,不过,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电池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下滑。另外,近年来国内锂电池行业大热,新建项目增多,这些项目的产能将会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释放,储能的利润点很快就能到来。”

鉴于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阳光电源预计到2020年,其储能业务的营业收入或将达到10亿元。解小勇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对这个行业给予了厚望,所以接下来会加大投入。”

以光伏逆变器业务引以为傲的阳光电源,这一核心业务正在遭受其他企业的挑战。该公司上市以来公开的财报显示,“穷”则思变下,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储能逆变器业务、电机控制器业务相继进入视线,成为这家曾经近九成主营收入来源依赖光伏逆变器业务的龙头企业所做出的改变。但新业务能否持续发挥增长动力,还有待其未来的表现。

(实习记者胡颖君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