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暴涨44%的永安行给共享单车企业IPO指明了前路?

在摩拜和ofo都在烧钱的时候,永安行却在股市大捞了一笔。

作者:吴鹏飞

今天(2017年8月17日),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在上交所正式上市,永安行此次发行24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26.85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6.44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为5.809亿元。

永安行8月4日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其中约八成多将用于补充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及运营项目运营资金。此外,4773.60万元用于永安行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其余500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今天开盘之后,永安行股价一字涨停,报32.22元,涨幅高达20%。此后永安行股价一路走高,最高达38.66元,涨幅达24%。永安行IPO首日市值暴增至37亿,其创始人孙继胜持股35.72%身价已超13亿。

这距离2017年4月14日永安行拿到了证监会上市发行批文,过去整整四个月。

早在2015年,永安行对于IPO已经摩拳擦掌,但这条IPO之路跟它首日的股市走向截然不同,可谓是一波三折,孙继胜和他的永安行自打准备上市开始就糟心事儿不断。

2015年6月18日,成立五年的永安行首次向证监会报送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无奈第二日沪指大跌6.42%,两市近千只个股跌停,A股股指大幅下跌,国内IPO全部暂停,永安行第一次IPO宣告流产。

如果说第一次IPO失败是“天灾”,那第二次绝对是“人祸”了。

2017年3月23日,永安行向证监会投出了第二份招股说明书。4月14日永安行如愿拿到批文。然而三天后,4月17日,美籍华人顾泰来以永安行侵犯其持有的“无固定取还点的自行车租赁运营系统及其方法”专利为由,向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天,顾泰来以相同的专利、相同的被告、相同的诉讼请求再次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月28日,顾泰来又向中纪委举报证监会,要求暂停永安行上市。

5月4日,孙继胜无奈地再次按下暂停IPO的按钮,据说当日,孙继胜和中介机构争论到半夜,并给股东们一个一个打电话,解释、道歉…… 5月6日,一份宣布暂缓IPO的公告正式发出,理由是“出现媒体质疑事项”。

眼看上市计划可能再度破产,到头来总算峰回路转。

6月7日,苏州中级人民法院就上述侵犯专利权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永安行的共享单车系统和公共自行车系统不涉侵权。

根据苏州中院的判决书显示,原告顾泰来在本案中未有充足证据证明被诉的无桩共享单车租赁运营管理系统、有桩公共自行车租赁运营管理系统使用了被诉专利,依据被告永安公司的证据可以认定前述被诉租赁运营管理系统均未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故驳回原告顾泰来的诉讼请求。

7月28日,永安行发布“关于媒体质疑及相关专利诉讼事项的公告说明”。表示涉诉业务占整体业务比重极低,专利诉讼事项对公司本次发行上市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和障碍。就在当日,永安行宣布重新启动公开发行股票。

祸兮福之所倚,靠共享单车差点拿了一笔巨款,却也惹了一身骚。

关于共享单车的专利之争随着法院的一纸判决暂时告一段落,永安行上市今天也已木已成舟。不过值得讨论的是,永安行算不算共享单车企业?和摩拜ofo又有何不同?

“我们不是共享单车第一股!”孙继胜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时候如是说。

根据永安行招股书显示,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永安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1亿元、6.19亿元和7.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31万元、9339万元和11653万元,年复合增幅达28.27%。2016年收入分别为2.39亿元、5.3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0.9%、68.9%,而用户付费共享单车、骑旅业务收入分别为36.8万元和96.5万元,占比仅为0.05%和0.12%。

严格意义上来说,和摩拜ofo两大巨头相比,共享单车只能算是永安行一部分的业务,只占营收的很小一部分。

和摩拜ofo这些新锐互联网公司不同,永安行在自行车行业摸爬多年,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一直以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运营为核心业务,是国内首批从事有桩公共自行车业务的公司之一,永安行以政府付费投资的有桩公共自行车为主。招股书显示,永安行来自三线及以下市县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达85%-90%。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永安行开始于部分原有政府投资有桩公共自行车业务未涉及的一二线城市少量试点布局用户付费无桩共享单车业务,目前已投放共享单车5万辆左右,与摩拜ofo数百万的投放量完全无法相比。

所以相对于形形色色挤满街头的单车,如果你说没见过永安行的车也不足为奇。

不过虽然投放量小,但借着共享单车的风口,在今年3月,永安行几乎完成了一笔上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IDG资本和深创投等8家大型机构,之后还和芝麻信用联合推出“免押金扫码租车”服务,不过由于公司成功IPO上市,这笔融资也随之搁浅了。

在共享单车铺天盖地的今天,“以量取胜”成为了各家企业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归根结底还是资本的较量,随着一大波烧不起钱的玩家宣告死亡,单车行业正在面临洗牌,进入巨头时代。令人诧异的是,通过与政府合作共建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有桩和无桩双面布局,永安行通过差异竞争和错位竞争,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活了下来,并且活得很好。

《AutoR智驾》微信号:zhinengqiche

关注汽车的智驾时代上智驾网(http://www.autor.com.cn

合作or新闻线索提供,联系邮箱:editor@autor.com.cn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