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外储增加239.31亿美元 近三年来首次六连涨

截至7月31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0807.20亿美元,环比增加239.31亿美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0807.20亿美元,环比增加239.31亿美元,创近三年来首次六连涨。

此前彭博社汇总21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显示,7月末外汇储备料环比上升180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7月外储继续回升,主要受估值因素影响。当月,美元大幅贬值,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总体升值,资产价格上升。此外,人民币汇率上涨,“债券通”开通等因素,带动外汇市场供求继续改善,跨境资金流动趋于平衡。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对界面新闻表示,7月外储略超预期回升,一方面是美元汇率下跌导致非美货币汇率上涨,形成汇率折算上的溢价贡献,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资本流动较为均衡。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估计,汇率估值对外储贡献约240亿美元。

Wind资讯数据显示,7月份,美元指数累计下跌2.95%,创去年3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月累计上涨0.8%,为连续第三个月走升。欧元、日元、英镑对美元分别上涨3.62%、1.9%和1.44%。

进入8月后,人民币在美元贬值背景下继续走高。上周人民币汇率升至近10个月最高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触及6.7181,较年初升值3.4%。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答记者问中表示,7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延续稳定势头,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推动以美元作为计量货币的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上升。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在报告中指出,人民币走强是内外多方面原因的结果,美元持续疲弱是人民币走强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可能主要是逆周期因子引入中间价报价机制。

谢亚轩认为,当前国内外汇市场已经出现量价背离的新情况,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未必能真实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7月以来的各项指标显示国内外汇市场依然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弱平衡状态,跨境资金流出压力依然存在。

刘健表示,近日美国非农就业及薪资数据好于预期,加之九月美元联储可能启动缩表,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未来汇率估值对中国外汇储备贡献度可能下降,并可能成为制约外储回升的重要因素。但在人民币汇率定力增强背景下,资本外流对外储的负面影响较小,预计外储将保持基本稳定。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