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销售旺季来了 燕京啤酒却打算关厂减员

说到底还是啤酒生意不好做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个夏季对燕京啤酒来说有点冷。

日前,燕京啤酒在答投资者问时表示对个别不再有存在价值的企业,经过权衡后可能会与地方政府协商后关厂,以使公司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会通过丰富用工模式、机械代替人工、岗位定员等方式实现减员。

啤酒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关闭一些设备旧不盈利的工厂,可以帮助企业将资源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向高附加值端和优势产品上转移。

燕京啤酒也非第一家关闭工厂的啤酒企业。此前,外资企业中,百威英博去年关闭了舟山工厂和河南新乡亚洲啤酒厂,嘉士伯过去一年中关闭和处理了中国市场的17家工厂。中资公司方面,华润啤酒、重庆啤酒等也都曾关闭过亏损的工厂。

其中,重庆啤酒从2015年起陆续关闭多个亏损工厂,从财报看,接连关闭工厂虽然造成2016年销量同比下降7.87%,但由于大力推进产品高端化战略,毛利率反而提高到了39.36%。昨日,重庆啤酒又宣布已同意转让其在甘肃金山的子公司,后者自2016年5月起便处于停产状态,重庆啤酒在公告中称,此次转让意在剥离不良资产,在为公司带来净现金流入的同时还可节省旧厂每年510万元的留置费用。

反观燕京啤酒,从2014年起销量连年下滑。2016年财报显示,燕京啤酒营业收入为115.73亿元,净利润同比锐减46.90%,至3.12亿元。作为行业第四,燕京啤酒的营收和净利润不到排名前两位的一半。华润雪花2016年营业额为286.94亿元,净利润6.29亿元;青岛啤酒2016年营收261.06亿元,净利润10.43亿元。

公司奉行“1+3”的品牌策略,即以燕京啤酒为主品牌,龙头市场以北京为主,副品牌包括惠泉、漓泉、雪鹿,分别以福建、广西、内蒙古三个市场为基地向外发展。然而,这种多品牌策略未能见效。公开信息显示,燕京啤酒的全国有48个子公司,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广西、内蒙古和北京地区,其它地区的工厂开工率很低。

而中金公司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去年福建地区燕京啤酒在与百威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广西柳州市场则被蓝带侵蚀,即使在传统优势市场燕京啤酒也面临挑战。在业绩压力和较高的营运和人力成本影响下,燕京啤酒不得不关闭一些落后的工厂。

在外界看来,燕京啤酒的国企体制是一大硬伤,制约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反应速度,策略调整,在企业并购、新品规划上也都慢了一拍。随着今年6月新领导团队就任,更年轻的管理层开始接手燕京啤酒,辅一上任便提出关厂救业绩决策,让外界对燕京啤酒的未来多了些期待。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