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手机厂商扎堆印度市场,人口红利诱惑下,需谨防三大风险

印度市场虽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要看到专利、税收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这三大风险,家电、手机企业应做好平衡布局和风险管控,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钉科技述评]对于中国手机厂商来说,印度市场似乎是必争之地。主流额中国家电企业也都看好这一市场,出口额近年来在不断攀升。之所以看好印度市场,最大的原因无非在于,印度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非常像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中国市场。但钉科技分析认为,印度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风险也比较大,家电手机企业拓展印度市场要有风险管控意识。

家电手机品牌扎堆印度市场

在中国本土市场逐渐从增长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后,国内手机品牌纷纷出海。客观看,以华为、小米、OPPO、vivo、金立、联想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欧美市场还很难获得规模发展,于是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亚非市场,特别是印度市场。

钉科技注意到,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17年一季度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700万部,同比稳健增长14.8%。其中,中国厂商占印度智能手机市场51.4%的份额,环比增长16.9%,同比大涨142.6%。相比之下,印度本土厂商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40.5%跌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13.5%。

从品牌看,印度出货量前五大手机厂商中,除了第一名三星,其他四名全是中国厂商,小米、vivo、联想和OPPO分别分列第二至第五位。

在全球市场仅次于三星、苹果的华为手机,也在努力开拓印度市场。据印媒7月6日报道,华为瞄准价格在2.8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942.6元)至3.5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678.2元)之间的中档线上智能手机市场,预计2017年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25%。华为旗下荣耀也刚刚在印度发布了荣耀V9。

再看看家电产品。据《家用电器行业出口报告》显示,2016年1-5月,中国出口到印度的房间空调器、冷冻箱、电饭锅、电风扇、吸油烟机、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等家电产品,出口量、出口额均位于全球市场排名的前十位。

2017年5月,中国家电产品对印度出口额为7.7亿美元,增幅达到了12.2%,出口额位列金砖国家第一位。

可以看出,巨大的人口红利,尚未开发的增量市场,让家电、手机厂商对印度市场趋之若鹜。

三大风险需要警惕

印度市场看似潜力巨大,但钉科技分析认为,仍有三大风险需要家电、手机厂商警惕:

一是专利风险。据印度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5年-2016年印度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显示,印度前十大的外国专利申请人,分别为:高通、飞利浦、三星、华为、通用电气、爱立信、微软、本田。进入前十的中国品牌只有华为一家,而在印度市场发展状况不错的手机品牌小米、vivo、OPPO、联想等以及家电厂商,都未进入前十。

在专利方面,中国品牌是吃过亏的。比如,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提出“临时禁令”并获得同意,禁令内容包括:禁止小米在印度市场销售、推广、制造及进口涉嫌侵犯爱立信专利的相关产品,并要求小米和其印度当地的电子商务合作伙伴Flipkart,暂时停止销售爱立信起诉的涉案专利产品。小米后来按照“每台设备预缴100印度卢比于法院提存”的条件,临时获得使用高通芯片手机的继续销售。

二是税收风险。据了解,印度在7月1日开始实施自独立建国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GST税改,其目的是将之前混乱的邦内和邦际销售税统一为商品和服务税(GST)。看起来,这项改革是为企业减负,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新税法会根据商品性质的不同,将税率划分为5%、12%、18%和28%四个等级,基本商品税率最低,奢侈品税率最高。不幸的是,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洗碗机、吸尘器、剃须刀等家电产品被归为“奢侈品”行列,税率为最高的28%,和此前的26%的税率相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据媒体报道,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核算称,由于印度税改力度较大,加上家电产品的征税额又高,外贸整体成本较之前会上涨至少2%。海尔相关人士也表示,会因为税率的提高而将产品的售价调高2%左右。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对中国持有相当大的偏见。反应到经贸方面,就是奉行利己主义的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印度已成为向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比较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中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中,立案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达到21起。钉科技注意到,在制造业领域,印度政府承诺通过加大投资、改善经营环境等推动“印度制造”的发展。对于中国家电、手机等厂商来说,随着其在印度市场市占率的不断提升,后续的贸易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

综上,钉科技认为,印度市场虽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要看到专利、税收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这三大风险,家电、手机企业应做好平衡布局和风险管控,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本文为IT互联网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原创,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