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协会会长李东荣:要让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看得到、穿得透、管得住”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四大行与BAT“结对子”有利金融科技 ,监管部门要把握好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监管的适度平衡。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对当前热议的金融科技监管问题,“需把握好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监管的适度平衡”。7月8日,在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说。

在峰会上,李东荣从历史、宏观、全球三个视角全面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他强调,要把握好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监管的适度平衡,实施创新式监管,积极探索监管科技、监管沙箱等监管新手段、新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让金融科技创新“走得动、行得通、做得正”,也要让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看得到、穿得透、管得住”。

李东荣介绍,中国金融业经过了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阶段,当前正在朝着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更高阶段发展。他提到,当前 “工农中建”四大传统商业银行正在与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结对子”,“这对促进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李东荣指出,长期以来金融业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既是积极推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只有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

针对当前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李东荣认为主要有正负两方面。从正向影响看,多元化的金融主体有效竞争,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健性。金融科技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将更多的小微经济主体纳入到经济金融活动中,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的集中度,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从负向影响看,金融科技提供跨市场、跨机构、跨地域的金融服务时,会使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金融科技虽然推动了金融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线上化、开放化,同时也使得技术依赖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集聚。“金融科技服务的众多长尾客户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弱,更容易产生羊群相应,一旦发生风险,羊群效应会更突出。”李东荣说。

在他看来,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也产生了多重影响。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金融科技创新业务,降低了各类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金融市场对利率变得更敏感,有助于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同时,部分金融科技业务具有一定的货币创造功能,使得传统货币层次边界变得模糊,仅盯住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量级货币政策效果会降低。

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金融科技增加了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加剧,增加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难度和成本。

李东荣认为,伴随着互联网支付等电子化货币规模的快速扩张,将会减少流通中的现金数量,使得货币乘数、流通速度以及需求函数的估算,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他指出,虽然中国在金融科技发展速度和应用规模上处于国际前列,但要正视短板和不足。“客观上讲,中国在原创业务模式开发、核心技术特别是底层技术研发、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尽快补齐。”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