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噩梦|玩物

正午员工 · 07/04

来源:界面新闻

 

1、老万

文 | 叶三

小时候我是个蔫坏的孩子,最常用的两句话是“这是什么,能吃么”以及“你别对我这么凶”——蔫坏可见一斑。我爸妈觉得我很难管教,最主要的问题是,正常小孩怕的那些,毛毛虫啊,大妖怪啊,鬼啊,殴打啊,在我这儿都没什么威慑力。

后来我爸发明了一个概念:“老万”。他从来没描述过老万,而是,让我运用我的想象。在关键时刻,我爸会压低嗓音,直视我的双眼,严肃地说:“老万来了”。我马上就被震住了。

小时候我睡床对面的墙上有个小小的气窗,失眠的时候我会想象,一团粘稠的黑影从那个气窗慢慢爬进来,爬进来,冰凉地接近我,触碰我,把我包围住,我于是就盲了,浑身僵冷,离死不远……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大喊“老万来了”,把沉睡的爸妈惊醒,让我爸自食苦果。

——多年后看《哈利波特》我发现,老万原来就是伏地魔!

老万对我的威慑一直到小学,持续有效。我的小学在我爸妈工作的中学旁边,每天中午我去那所中学吃午饭。二年级的一个中午,我在中学门口被一个面熟的大伯拦住了。他说他是我爸妈的同事,今天请我们全家吃饭,我爸妈先去了附近的饭馆,他特地来领我。那会儿北京的治安还非常好,拐骗小孩的事儿不多见,但我警惕性很高。我让大伯回答我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大伯流利地答完,我高兴地拉着他的手打算去大吃一顿,同时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

大伯说:“我是老万”。

要在今日,大伯会被围观群众扭送派出所。那天中午我当街嚎啕,我爸从饭馆里蹿出来的时候一定开心极了。

 

2、浮尸与吃饭

文 | 淡豹

9岁暑假去哈尔滨玩,在江上坐快艇,看到一具漂浮的尸体。第一次见到死人,吓死,不是一般的害怕,是那种异质之物带来的令人不明所以又因此格外强烈巨大的恐惧感,好像会摄住人。这里我也不想描述那具尸体了,反正开快艇的人说看样子漂了几天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被打捞起来。如果是今天,我可能会打电话报警或者报告管理处,当年太小,不知道可以这样做,坐着快艇走后好多天总是想着不知道那具尸体是否还在江上,就继续害怕,还有种负疚感。

还有一个持续很多年的真噩梦是吃饭。我小时候不喜欢吃饭菜,比较挑食,爱吃水果、开心果、炸的点心、烤鱼片鱿鱼丝这类东西。也不是家里饭菜多么客观难吃,虽然有几样我觉得很难吃的常客,尤其早餐无法可吃,如今回顾起来家乡菜也确实不十分是我的口味,但当时家里做的一些菜倒也经常受别人的夸奖,家人还被认为是比较会做菜的人...... 主要还是我自己的错,反正就是不爱吃。总之后果是体检长期中度营养不良,贫血,个子也小,比我妹矮了将近十公分。直到高中被强迫住校,学校十分法西斯,制度极其变态,管理特别严苛,充满监视和压迫,每天还要踢正步,校长说这是培养“斯巴达精神”。学校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还有值周生在走廊里巡回检查抓偷偷吃东西的人,也就没什么机会吃零食,可校内杂货店又只有牛板筋火腿肠之类,不卖水果,买瓶装牛奶充饥,喝过还是很饿很馋。学校也不准家长送吃的,只有在我过生日的11月学校准许妈妈把生日蛋糕送到门卫室去,还是晚上9:50晚自习下课后才通知,让人走好远冷冰冰地去取,那时妈妈已经走了。

我从来没有像高中刚入学那个秋天那么饿过(多年后做田野的冬天很饿,不过那是后来的事了)。每天饿得前胸贴后背,气也喘不匀,到短暂的吃饭时间,学校食堂只准各宿舍围自己桌子站着吃饭,连椅子都不设(这也是为了斯巴达的光荣),因为太饿了,常常要弯下腰两胳膊拄在桌子上才有劲吃饭,很快就能吃得很香很多,溜肉段可以吃一饭缸,熏肉大饼可以吃两个,早餐吃一盆方便面。一直以来不吃的茄子、肥肉、洋葱、大蒜、辣的、肉丝炒蒜毫之类,现在因为被饿得不行,都吃了。被饿过以后性格也改变了,从挑剔任性变为宽容大度、海纳百川、温柔善良、从容体贴、擅于谅解、有同情心、耐心稳重、大气平静、心怀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关心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所以我至今对高中食堂也有很好的记忆。

 

3、墙里伸出一只手

文 | 张莹莹

那时我有个朋友,是个美人儿,她生在乡下常见的一种家庭里:为了生出男孩,生下许多女孩。她的妈妈因此过早地磨损,呈现出旧麻布一样的质地。不过,吃过晚饭的夏天夜里,在院子里撑开一领破席,她就变成博古通今的妇人,尤其喜欢讲鬼。

我总是不愿意听,或者是时间过了太久,忘记了。只有一个场景劈开记忆到现在。她讲道,有人听过这些故事总说可笑,夜里去上厕所,蹲得爽利时,后背墙上伸出一只灰色的手。

乡下都住院子,茅房都在屋外,就着一道山墙搭个棚子,没有灯,凭着平日里积攒下来的熟悉在黑暗里迈过步子。我从此陷入噩梦里,在那些蹲在地上、眼睛逐步适应黑暗因而看出一片模糊灰色的时段,总觉脊背后有些窸窣的响动。

我因此成为抽水马桶的热爱者,室内,洁净,光亮。

 

4、《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未解之谜

文 | 刘子珩

大约十岁左右,我第一次知道人是可以自燃的。一个人在那坐着躺着,也许还吃饭看书,总之是好好的,没接触任何火源,突然身体就烧了起来。一般火从体内燃着,灭都没法灭,活生生的,被烧成焦炭。

知道人体自燃是从《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中。那套书硬装四大本,涵盖自然人文科学方方面面。其中,自然卷和文化卷的最后一章,都是未解之谜。耶稣裹尸布之谜、北京人头盖骨遗失之谜、法老诅咒之谜,诸如此类。

那时娱乐方式比较匮乏,电视没几个台,没有录像带,更别提电脑。这套书占据我很大一部分娱乐生活,其中的未解之谜,简直是恐怖小说的模板。那些无法解答的问题,真实发生,但又超脱了生活的常识和边界,涉及到非正常死亡、尸体遗骸、神秘失踪、超自然现象,令人欲罢不能。以至于后来看到“走进科学”,竟有似曾相识的亲切。

看过人体自燃后有一段时间,我很惶恐,总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烧起来。毕竟这是未解之谜,无法解释,防不胜防。后来生活一切如常,这事也就渐渐忘了。但百科全书噩梦之首,我至今想起,仍会打个哆嗦。

说的是某个小山村,新生婴儿的啼哭划破宁静。大人们来祝贺,但是见到孩子,都吓了一跳。孩子半人不人,浑身是毛,屁股甚至长了尾巴。写到此处,书中配有一幅手绘插图。毛乎乎的孩子,没有衣裳,小尾巴卷着。说不出的怪异,他仿佛在看着你,似笑非笑。

 

5、爱因斯坦

文| 小黄

外婆是小学退休教师,偶尔回学校办事,我跟着去玩,看到每间教室前门边,都贴着一副名人照片,底下印该名人生辰及所说名言。那会儿还不大识字,总之,对名言印象模糊,但认了一大堆名人,鲁迅、詹天佑、爱因斯坦什么的。

外婆做家教带了个学生,每天放学到外婆家写作业,我和表姐叫她佳佳姐姐。佳佳姐姐大我们几岁,有知识,什么都懂,暑假还会带领我们在家演《新白娘子传奇》。我们都很服她。

有一天,她问:“你们知道爱因斯坦吧?”我们点头。“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夜里十一点后会从厕所的窗户钻进来。”我的脑中立刻浮现贴在教室门口那幅爱因斯坦头像。黑白的,白发蓬乱,满脸皱纹,两个眼窝阴影浓重——每次看到那幅照片,总觉得哪儿不对劲,有些慎人。听她这么一说,我想起那张脸,感到后背发凉。

后来有一回,姨妈一家到我家玩,留下过夜。晚上大人们聊得起劲,没赶我们睡觉。玩着玩着,我想尿尿,一看时间,居然快十一点了。我想起爱因斯坦的脸,不敢去。我不时看时钟,眼见分针一点一点靠近“12”,很想鼓起勇气赶在十一点前解决问题,又非常害怕。我家厕所高处真的有一扇小窗,我已经想象出爱因斯坦像魂魄一样钻进来吃小孩的画面了。

过了一会儿,尿更急了,我忍不住小声跟表姐说:“我想尿尿。”

“我也是。”

“我不敢去。”

“我也是。”

我们心照不宣地沉浸在爱因斯坦恐惧中,直到大人催促我们尿尿睡觉,才很不好意思地道出窘境,最终在大人陪同下上了厕所。那时,我已经憋得快要爆炸了。

实在不明白,爱因斯坦明明有那么多照片,为什么就那张最阴森的流传最广。直到我上了小学,还是不大敢直视走廊上那张照片。如果早知道他是个会对镜头吐舌头的可爱老头,我肯定不会相信佳佳姐姐的鬼话。

爱因斯坦恐惧最终是怎么消失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可能只是长大读书,讲科学了。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爱因斯坦。

 

6、老鼠

文| 李纯

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前一晚,我失眠了,想起来,可能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失眠。因为一只老鼠。

那时,我家住在一楼,三室一厅和一间院子。我和我奶奶睡在靠院子的那间屋。夏天晚上热,奶奶就把里边的木头房门打开,只关了外边的纱门,好让穿堂风过。我就睡在有风吹过的床尾。

半夜,我听见沙沙的声音。“沙沙沙”,持续不断地。我睁开眼睛,月光下,一只肥硕的黑影在不停地蹭房门,我定睛看了好一会儿,确认是一只很大的老鼠。它正竭力穿过纱门,进入屋内。我侧着身子,和老鼠对视。我害怕极了,就叫“奶奶,奶奶”,奶奶睡得很熟,没有醒。约莫一两个小时,老鼠仍在奋力摩挲。我感觉它随时可能进来,如果它进来,可能会立刻爬上床,照着我的脑袋一口咬下去。左思右想之后,我决定起床,跑到我父母的房间。我先挠我爸爸的脚底板,他没醒,然后我就挠我妈妈的脚底板,谢天谢地,她醒了。妈妈问我,你怎么了?我说,妈妈,门外有老鼠。我妈妈就按照我的指示,跑去看了看,的确是一只老鼠。她说,老鼠进不来的。我说,它能进来,我睡不着。我妈妈只好把我抱到她的房间,把我夹在她和爸爸之间。沙沙声消失了,我安然入睡。

事后,妈妈为昨晚的英明果断而得意,”要不是我把她抱去睡觉,第二天孩子怎么考试呀“。第二天早上,我去院门看,老鼠消失了。那天晚上,它也没有出现。

 

7、你小时候被什么吓尿过,在评论里告诉我们呗!

 

——完——

本月轮值主编是叶三,若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写信给她:2642994634@qq.com。非诚勿扰,不保证会得到回复。三天之内没有收到回复的投稿请自由处理。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