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何时止?律师:调整刑事责任年龄条件不成熟 应落实收容教养

校园暴力何时止?今年以来,四川彭州、山东临清相继曝光校园欺凌视频,欺凌者最后往往也只受到批评教育。北京延庆二中欺凌事件中涉事学生的处罚,社会再度掀起对校园暴力的讨论。

图片来源:摄图网

针对延庆二中欺凌事件中涉事学生的处罚,社会再度掀起对校园暴力的讨论。

日前一则疑似北京延庆二中学生受辱视频持续引发社会热议,这则6月24日从网络传出的视频显示,一位男生半蹲在厕所蹲坑后侧,在他人逼迫下俯身触摸坑内粪便,先后两次舔了触碰粪便的手指。这一疑似校园欺凌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热议。

6月26日,北京市公安局延庆分局发布通知,证实网传北京延庆学生受辱视频的真实性。视频事件发生在6月22日,涉事学生均为延庆区第二中学初中学生。与以往曝光的大部分校园欺凌事件一样,校园欺凌往往不是单次发生,具有重复性。据警方透露,视频中被侵害的学生还曾遭到涉案学生索要钱财累计100余元和伤害身体等欺凌。

警方通告显示,经警方调查,7名涉案学生构成寻衅滋事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处罚法》规定,其中5人被给予行政拘留并处以罚款,因属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2人因不满14周岁依法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事件中这7名学生涉嫌侮辱罪,但只有在六种特别严重的暴力犯罪情况,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或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治安管理处罚是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就可以处罚,但属于依法不执行,但刑法十七条也规定了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刑辩律师毛立新向界面新闻介绍:“目前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条件还不成熟,动作太大,对于校园欺凌学生的处理,还是应该在现行法律授权的收容教养上落实。”

毛立新指出,收容教养原本是将这些有问题的学生从学校隔离来进行专门的管理教育,体现惩罚和教育两个方面。但目前似乎也没有专门机构场所来操作。

法制日报2016年12月29日的一篇报道也谈到,虽然早在1956年就有“收容教养”的规定,但实践中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收容教养却难以落到实处,什么样的“熊孩子”应当收容教养,该履行什么样的法定程序,收容教养的期限是多长,收容教养机构有权施加何种教育惩戒措施,均不明确。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2015年统计的40起校园暴力事件中,超过七成的暴力案件施害人不负刑事责任,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暴力事件高达九成。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部委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在学校方面,延庆第二中学已依法依规对涉事责任学生给予了留校察看等处分。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延庆第二中学研究决定,对7名涉事学生中2人给予留校察看处分、4人给予记过处分、1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家长进行警示谈话,要求他们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和管理责任。

学校对7名涉事学生的处罚决定引发了舆论争议。今年以来,四川彭州、山东临清相继曝光校园欺凌视频,欺凌者最后往往也只受到批评教育。不少网友们表达了忧患,太过强调对涉案学生的保护而忽视惩戒,是否会让校园凌霸愈演愈烈?

“目前确实处罚太轻,单纯的治安处罚和学校纪律处分不一定起到警戒效果,但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措施。“毛立新指出,学校层面还是需从日常管理来建立防范机制,尽早发现欺凌行为,而不是等到发展到严重程度再来处分学生。

对于各地频频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的成因,《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目前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措施、实施教育惩戒、形成工作合力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并指出学校要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事件发生后归类于校园欺凌事件,校园欺凌成因复杂,也具有隐蔽性。校园欺凌涉及到教育管理方式和法律完善程度,整个教育生态建设的问题。”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说:“每一起发生原因时机、可能概率都完全不同,还是要通过个案的学校生态、学生班级年级具体发生了什么,和学生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来具体分析,不能通过专家大而化之的分析来一概而论。”

此外,校园欺凌发生之后,往往伴随着更复杂的受害学生心理重建工作。

“给被欺凌学生的心理重建是一个专业而系统的工程,重要的是要防患于未然。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三方合力,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等,政府可以建立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无欺凌计划’,公益组织和社工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魏琪洁向界面新闻介绍,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

“校园欺凌不仅包括肉体折磨,还包括区别对待的软暴力,事件双方往往强弱不对等,欺凌具有习惯性和重复性。”多次参与校园欺凌事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魏琪洁指出,校园欺凌发生后,首先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其次要提供受欺凌者一个远离欺凌者的安全环境当中,避免再次受到伤害。作为欺凌事件第三方,要做到不指责受害者,不鼓励以暴制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