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即期汇率为什么近期连跌?

至上周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七日连跌。期间,结售汇逆差并未出现大幅扩张的迹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近常有朋友,特别是记者朋友问笔者,人民币即期汇率为什么近期连跌?是不是意味着贬值预期再次升温?是不是5月底6月初人民币的大幅跳升不被市场认可,反而强化了后市会进一步大跌的预期?

如果仅从K线图上看,的确很容易得出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的结论。

因为近期美元指数呈现小幅冲高回落行情,总体上在97-98之间震荡,并没有走出明显的上涨行情。在美元不动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从6.79附近跌落至6.84附近,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和贬值预期增强有密切联系。

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简单直接吗?可能未必。

从市场交易的角度看,汇率的升降,特别是几个交易日之内的升降,不能简单地和市场预期联系在一起。

当然,笔者承认从市场交易的角度解释市场波动比较下里巴人。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将市场波动和大国博弈、国家战略、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等大主题联系在一起,似乎不找出一个高大上的、有宏观视野的大逻辑,就显得不够有深度,不够阳春白雪。即使是解释市场几天之内的短期波动,也需要找个大逻辑充门面。

但很多时候,市场波动的背后原因未必很复杂。

就拿大家津津乐道的人民币七连跌为例,作为中国外汇市场最前沿的核心人员,银行的外汇交易员们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他们最关注的是这几天的代客结售汇逆差规模有没有明显放大。

因为中国的外汇市场以客盘为基础,代客结售汇的顺逆差情况直接反映企业和个人的市场操作。而能够实时掌握这个数据的,只有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员,特别是大行交易员。在结售汇逆差激增时,交易员才会倾向于认为市场贬值预期在升温。

但这里面有个例外情况,就是如果这种结售汇逆差的短期激增是一两家企业集中购汇导致的,就不能肯定是市场贬值预期升温。

因为在我国无论是结汇,还是售汇,多数是刚性的,也就是必须要发生的,这种刚性结售汇和升贬值预期关系不大,和企业执行商业合同的关系更直接。

道理不复杂,如果合同规定明天必须给外商付款,即使企业认为人民币还要继续升值也只能购汇,除非能通过其他低风险的财务安排将购汇推迟。

我国的石化、汽车等进口规模较大的部门,每年都会有大笔的对外支付需求,从而导致短期内连续大额购汇,一旦这些企业到了必须购汇的时候,人民币汇率一定有下行压力,但这和升贬值预期关系不大。

至少目前笔者并未看到结售汇逆差在快速增加,所以不敢将人民币的连续下跌归因为贬值预期升温。

我们再来看“预期升温”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经常被误用,似乎只要是贬值了,就是贬值预期升温了。那么贬值预期“不升温”,或者“很稳定”的时候,甚至贬值预期“降温”的时候,人民币可不可能贬值呢?

当然可能了。

只要市场投资者总体上对人民币的态度偏空,即使只是空头力量比多头力量略微高那么一点点,在市场交易中也足以导致人民币贬值,无论此时空头力量总体是增大的还是减小的。

就像两个人掰手腕,无论是甲方的力量比乙方大50公斤,还是30公斤,乙方都会输,并不会因为甲乙双方力量差距的缩小而改变结果。

还拿近期的人民币七连跌为例。大家应该还没有忘记,市场舆论在年初的时候普遍认为人民币能贬值到7.1-7.3,现在多数舆论(包括境外机构投资者)觉得年底的时候能维持在6.9-7.0的概率很高。与此同时,境内结售汇逆差也明显收窄。所以人民币贬值预期肯定是降温的,但这个预期价位还是比8个交易日之前6.79的位置低不少。

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或者普通个人投资者,如果他们的预期贬值价位是6.9以上,当看到有机会在6.79或6.80附近购汇时,当然会心动,当这种心动转化为行动时,很容易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如果此时监管当局无意出手维护人民币的强势,贬值压力就会变为贬值的事实。但这种贬值的事实和贬值预期“升温”关系不大。

特别是对那些在6月份或者7月初就有比较紧迫的对外支付需求的企业来说,看到5月底6月初人民币快速升值之后,其本能的想法很可能是“大升之后可能会有所调整”。反正自己很快就要对外付款,与其继续等待,不如现在趁着美元价位比较低把风险敞口消除。所以说,人民币的贬值和贬值预期是很容易联系在一起的,但和贬值预期“升温”未必有什么关系。

总结一下。面对人民币七连跌,笔者并未看到结售汇逆差大幅扩张的迹象,也没从交易员群体中普遍听到结售汇逆差明显增大的消息。从市场交易的角度看,这种下跌很难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联系在一起,其背后的原因可能仅仅是确有购汇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在经历了5月底6月初的人民币飙升之后,觉得近期是个购汇的阶段性好时机。

甚至有可能,这些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在购汇的时候,他们对于人民币全年贬值潜力的预期较年初已经大幅下降了。换句话说,他们的贬值预期是“降温”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将人民币拉出一波贬值。所以市场对某一波动方向预期的升温与降温,与市场的短期波动其实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笔者知道,这个解释明显不够高大上。但如果笔者的猜测正确的话,6月份的银行结售汇逆差规模将不会明显扩张。事实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来源:会师话市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