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军师联盟》让人看的内心很拧巴?

让正剧的归正剧,让戏说的归戏说。

昨日(6月22日),由张永新执导,吴秀波、李晨、刘涛等主演的古装历史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正式播出。

可以说,这部剧播出以后给媒体和剧评人出了一道难题,该怎么评价这部剧呢?它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好”和“不好”这种两元价值观来判断了。如果放在不同的评价维度中,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在历史迷眼中,这样一部时间线明显错位并混乱的三国背景剧,那完全就是辣眼睛看不下去的,感觉陈寿和罗贯中仿佛遭受了一万点暴击。

但是在普通观众只图个看剧乐呵的心态中,那就是一部绝对的精彩之作。比如你要拿它当《琅琊榜》这种架空题材来看,这剧就是演技在线、情节紧凑、制作精良的走心大戏。

所以,可以推断出,这部剧的未来口碑必定会两极分化严重,爱得爱死,骂得骂死。说实话,在看这部剧时,我们的内心也是纠结的。如果抛开所有历史老师灌输给我们的基础知识,那会觉得这剧真棒!可是,自己的内心深处却又总有个声音冒出来,这剧情不合理呀,这人物对不上号啊!在两种感情进行了一番天人交战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部剧再次拷问了影视创作中一个最具争议的话题,到底历史题材创作,对历史的尺度应该把握在什么范围内,才是合理的?

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其实知易行难。何谓“大”,何谓“小”?大的历史事件要遵循,那每个历史人物的时间节点是否必须严格对应?为了剧情,能否把时间线更改?对历史人物又该如何塑造与评价,怎样才能让历史人物真正“立”住脚?历史剧该不该承担教育的重任,还只是仅供人们娱乐一观?

《军师联盟》前两集中,最主要的争议集中于两点。

1,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对不上号

衣带诏疑案发生在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对决的官渡之战也发生在公元200年,这没有问题;

华佗被曹操下狱后杀害,死于公元208年,这一年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出生,这也没有问题;

但是把这两者混在一起,说华佗卷进衣带诏案被疑心重的曹操杀害,这就扯远了。问题是这个缪误是完全没必要的,就不在剧中的这里出现华佗这个人物,对剧情的推进也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就不明白编剧为啥要来这么画蛇添足的一笔。

2,人物脸谱化

曹操是逼迫汉献帝的“曹贼”,杨修是陷害司马懿的“小人”,汉献帝是懦弱无能的“跳梁小丑”。如果说时间节点是一般人记不太清楚的细节问题,那么杨修的人设崩塌就是违背历史评价的大问题。杨修和司马懿之间,说因为各自父亲卷入衣带诏案被囚,两人为救父而产生了你死我活的争斗,这是个让人没法接受的硬伤。

在我们的历史认知范围内,杨修和司马懿好像没有正面“对决”的历史记载。两人之间是否存在过争斗,如果大胆猜测可能会有。两人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杨修助曹植、司马懿助曹丕,中间牵扯到夺嫡争斗,两人又是奇计百出、最得力的谋士,所以编剧这么写大框架应该不会错。可是,这种争斗发生的时间节点不对啊,太早了!

按剧中陈情,此时杨修、司马懿皆未为官,那么按理说两人是没有对立立场的,认不认识还得两说着。杨修的父亲杨彪,确实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到许都时表现出了不满,曹操本想杀掉他不过被孔融所救,而不是靠杨修所谓的“告密”获释。编剧不能因为想褒扬司马懿,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就改为污蔑杨修的人品啊!这就让人看得比较尴尬了。

为了让读者看着明白,我们查找百度后,整理出了一条大概的时间线,涉及前两集中网友吐槽集中的事件点,以供参考。《军师联盟》中有关历史的不合理处,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估计喜欢这部剧的观众早急了,“历史喷子闭嘴,给朕拖下去!我们只要看精彩的故事。”

是的,抛开这些历史疏漏不谈,《军师联盟》确实是一部精彩好看的剧集。虽然情节有违背历史之处,可是戏剧张力凸显了,编的很好看。故事情节紧凑,没有注水和让人尴尬的广告植入,绝对是一部良心之作。台词撰写的也很有水平,尤其是司马懿在月旦评舌战杨修那场戏。

最最关键的是,演员演技全部在线,老戏骨们演的戏看着就让人舒服。于和伟老师真是演刘备像刘备,演曹操像曹操。包括曹磊扮演的郭嘉、王劲松饰演的荀彧等,都极为到位。即使是李晨也还好……算了,这个话题跳过。

 

下面我们来重点说说拍摄。《军师联盟》这部剧大量采用大光圈、长焦、浅景深的拍摄手法,着重突出细节,几乎很少使用大全景镜头,十分创新大胆。这种拍摄方式往往是电影在着重刻画人物心理、性格、抒情时惯常使用的。因为要突出细节,所以对演员表演时的表情神态、台词功力、化妆服饰等,都要求超高,一旦体现不好很容易被观众发现。但显然这部剧的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包括服化道等。

目前,该剧豆瓣评分8.3的结果也比较公允。我们认为,如果这仅仅只是一部历史架空剧,可能它的分值还会更走高。所以,为什么非要使用司马懿这个历史人物呢,为什么一定要消费三国这个概念呢?

有一位网友的点评很到位:司马懿也许是《军师联盟》的,但三国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即使不是历史正剧,但既然选择了三国这个时代做背景,选择了司马懿这个历史人物,那么最基本的历史框架还是要遵循,重大的时间节点不能错乱。《娱评》认为,未来的项目投资方、出品方也应该更具自信,真正好的故事和精良的制作,不会被市场埋没,没有必要非搭上IP的东风。

我们希望:今后的剧集创作,还是让正剧的归正剧,让戏说的归戏说。以正剧之名,行戏说之实的,对人们历史观的错误传递危害更大,因为观众更容易对剧情有信任感。

来源:娱评视界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