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关闭打赏功能的争议冲击波

有人把这解读为苹果与微信的生态之争,但终究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苹果正在中国市场上寻找“漏网之鱼”,同时也在激发它生态内开发者的不满。

今年4月17日,微信团队突然宣布,受苹果公司新规定的影响,将关闭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以二维码转账的方式替代。两天后,微信又紧急通知将关闭微信公众平台文章个人转账功能,二维码也不能再使用。

《华尔街日报》援引微信和其他公司的管理人士称,苹果通知了微信等几家中国社交网络应用,称将关闭其“打赏”功能,理由是必须遵守苹果应用商店的规定。

苹果所称的规定是指其在去年6月13日更新的3.1.1条款,严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IAP(in-app purchases,应用内购买)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苹果认为,在iOS下的所有应用都必须通过其支付体系IAP,包括新出现的打赏功能。而问题在于,“打赏”的费用在经过苹果再返回到开发者手中时,也会收取三成“过路费”。

这意味着,对开发者而言,要么选择继续打赏功能,向苹果上缴三成“过路费”,费用或由开发者自身承担,或由打赏方承担;要么选择直接关闭打赏功能。

微信属于后者,微信称:“经过与苹果方面长期沟通协调,最终,我们选择对iOS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调整,对此造成的不便,深感遗憾。”

由于微信在市场的特殊地位,这两个看似没有正面竞争的软件硬件公司,也被解读为苹果与微信的生态之争。

但对苹果而言,微信是它“杀一儆百”的表率。苹果方面曾做出回应,称赞赏功能并非是苹果逼停的,微信本可以像其他开发者一样,选择App内购方式给公众号运营者。

苹果还强调,App Store生态对所有开发者的要求均是一样的,无论是谁,公平原则一致,不会开特例。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事实也如苹果所说,整个捕捉“未交三成过路费”的漏网之鱼波及全应用范围,囊括所有被定义为包含内购的应用,例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今日头条、UC等新闻客户端,知乎、分答等付费问答,陌陌等直播平台等。

一位接近苹果方面的人士透露,苹果在要求微信下线打赏功能的时期,也同样要求新浪微博在一定期限内“整改”。该人士的话应证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即“几家中国社交网络应用”。

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在微博上提及此事,“反正用户没啥损失,就是自媒体少30%收入而已”,“不是30%的问题,以前打赏算转账赠予,所以微博微信支付宝平台不分成,国家也不收税……如果苹果认定属于内容购买分30%,平台还得再帮你们交一下个人所得税呢”。

言下之意,即使微博不像微信一样关闭打赏功能,也会将交给苹果的三成“过路费”转嫁给受打赏方,而平台会承担由此产生的税费。

这个处理方式和知乎的一致。上个月,知乎网友“LuvDDDD”在知乎发帖质疑其付费问答产品值乎,她发现本应获得的2196元打赏,在到手时,变成了1493.2元。

知乎在收入明细里的回应是,“在iOS App内产生的回答和收听收入,苹果公司会分成收入的32%”,知乎小管家还建议,“如果用户通过微信等其他渠道支付,Apple公司是不会收取分成费用的。”

而今日头条、UC等新闻客户端则选择了效仿微信,关闭打赏功能。

UC方面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因苹果对应用内支付规则进行的变更,UC将关闭iOS版相关赞赏功能。”

今日头条方面否认了苹果直接要求其禁用打赏功能,也没有回应是否通过苹果内购和收取三成“过路费”,只是默默关闭了iOS客户端的赞赏按钮。

但对去年处于竞争最为激烈的直播平台来说,就没有那么大的“议价能力”,而是选择由自己默默承担。

以获得该轮红利的陌陌为例,其2016财年净营收5.531亿美元,同比增长313%;月活跃用户数量也突破8千万量级,创下历史新高。

跟着水涨船高的还有成本和支出,2016年第二季度陌陌的成本和支出为8520万美元,同比增长171%;第三季度成本和支出为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99%。

财报中提到,除了主播分成和宽带等主要费用外,这源于在线支付总额增加导致第三方支付渠道分成费用增加,即向苹果支付的三成“过路费”。

陌陌等直播平台并不敢尝试将这部分支出转嫁到用户身上,因为这意味着会产生失去用户的风险。

而对于微信和微博这样体量的公司而言,三成的费用并不低,显然是平台承担不起的。微信称,“正在与苹果协商,试图找到新的解决方案,达成替代协议。”

这段时间以来,苹果这样增大抽取“过路费”的范围再度激发了开发者们的不满,他们在质疑是否应该将“打赏”功能像购买的游戏、音乐和视频一样,归为应用内购买。

一方面,打赏行为是属于自愿,并非销售行为,没有购买任何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微信微博等平台也并没有在其中获得收益,或者收取费用。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高管抱怨称,他公司的平台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苹果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抽成30%;另外一位高管则称,他的公司正在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讨论,苹果将打赏功能变成应用内购买的做法,是否是在强制实行不合理规定,但工业和信息化部称,该部未参与其中。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还认为,苹果此次规范中国市场的应用与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有关,苹果在中国的收入处于下滑状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两年前同期的16%下降至9%,第一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滑,位列第四,前三名被中国本土品牌包揽。

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成为苹果应用商店的最大市场,收入超过美国市场。根据移动市场分析机构App Annie Ltd.的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消费者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消费额达到20亿美元,创下历年来单个市场的消费额之最。

更让国内开发者担忧的是,国内一些手机厂商开始有效仿苹果的迹象,王高飞也认为,“厂商未来最多也是学苹果,用支付捋互联网服务的羊毛。”

这些开发者希望能联合对抗苹果,如果苹果继续态度强硬,可能会失去许多生态伙伴,最后两败俱伤。

但从目前看来,即便他们认为苹果是强迫压榨,在抱怨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苹果的要求。

开发者们担心如果拒绝接受苹果的要求,一方面,应用的升级版本将不再可供用户使用,甚至被应用商店下线;另一方面,则会影响他们和苹果应用商店的推广合作。

王高飞也在转发一篇讨论该事件的微博时质疑,“1.微信作为App,应该遵循平台规则,用苹果支付;2.当然要遵守规则,但是规则违法了呢?”

与王高飞的想法一致的,还有部分律师,他们表示,如果开发者在苹果生态内要遵守苹果的玩法,那么苹果在中国境内也要遵循中国的规定。

4月16日,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发布了一则公告,召集中国开发者对苹果应用市场采取集体行动。该律所认为苹果在这个过程中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体体现在拒绝交易、差别待遇、搭售三个方面。

其中,拒绝交易和搭售直指上述行为。在召集令末尾,达晓律师事务所还附上了近年来遭App store下架的热门应用以及其所属公司。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该召集令都没有得到广泛响应,甚至有公司表示不愿出现在该律所提及的名单内,终究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

阅读更多有关科技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