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 iPhone还能再“酷”起来吗?

作为一款颠覆性产品,十年的时间对iPhone来说代表着什么?

除了硬件跑分、谍照曝光和发售日期,消费市场同样关注下一代iPhone对苹果2017财年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期待着这部备受关注的智能手机如何能在大中华区回归销量增长。

据苹果发布的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总营收528.9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但并未达到资本市场预期,其中大中华区营收107.26亿美元,同比下滑14%。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iPhone在美国的销量增长11%,但在中国销量下降14%。

财报会议上,库克特意淡化了iPhone在世界最大手机市场销量下降的担忧,他认为这种现状与前几年相似。不过他也谈到了来自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厂商的竞争日益加剧,比如华为等公司正蚕食着苹果的市场份额。

大中华区五连跌

2014年10月17日,iPhone 6 / 6 Plus在国内正式开售,这部苹果史上最大屏幕尺寸的手机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热捧。“我记得发售日当天的情况和iPhone 4刚上市时一模一样,店里人挤人都抢着要买大的。”据一名Apple Retail Store的员工回忆。

有第三方数据显示,iPhone 6系列在中国上市仅六个月后,销量便超过了2000万台。这当中,由于续航提升,屏幕变大等原因,使得中国消费者对iPhone 6 Plus更加青睐。

5.5英寸屏幕的iPhone刺激了销售增长,不过苹果大中华区的“好日子”并没能维持多久。自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起,苹果大中华区的营收便出现同比下滑,这个时间起点,刚好是iPhone 6s系列上市之后的半年。翻阅苹果近十五个季度的财报,可以看出其大中华区营收在最近五个季度连续下滑。

2013 第四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6%;

2014 第一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29%;

2014 第二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13%;

2014 第三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28%;

2014 第四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1%;

2015 第一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70%;

2015 第二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71%;

2015 第三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112%;

2015 第四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99%;

2016 第一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 14%;

2016 第二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 26%;

2016 第三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 33%;

2016 第四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 30%;

2017 第一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 12%;

2017 第二财季,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滑 14%。

不出意外,直到所谓拥有全新设计的新款iPhone发布,苹果才可能扭转大中华区营收连续下滑的现状。

在中国被夹击的iPhone

2015年iPhone 6系列在中国大卖,自那时起,国产手机开始发力中高端机型。在苹果大中华区营收连续下滑的这五个季度中,受到可支配收入上涨带来的消费升级影响,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购买与使用的诉求已经发生改变,促使国内手机市场迎来了一波换机热潮。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实现了同比8.7%的增长,该增幅远高于2015年1.6%的年度增长。

就拿2016年第四季度来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7%。OPPO、华为、vivo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前三,其中OPPO的增长达到了109.2%,这三家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厂商在提升品牌市场声量的同时积极与渠道合作者共同分享商业利润,为消费者在换机时提供了更多选择。

同期,根据欧美市场份额同比增长显示,手机行业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的市场份额在缩减,中国品牌(OPPO、华为和vivo)市场份额在上升。去年七月,调研机构Kantar Worldpanel给出的数据显示,由于三星Galaxy S7 / S7 Edge在硬件上选择了更独树一帜的设计,销量在同期远超iPhone 6s系列。

根据IDC近日发布的2017第一季度中国手机销量显示,iPhone出货量同比减少26.7%,反之竞争对手均保持增长,而华为的出货量更是同比增长约25.5%。

近两年,中国手机厂商认识到了两点“抗争经验”。第一,若想突围,只有站稳中高端阵营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第二,互联网销售模式已经不足以成为厂商销售的主要渠道,拓展稳健的线下渠道才是关键。

iPhone还能重新酷起来吗?

现在iPhone遇到的问题是老用户没有动力换新手机。自iPhone 4起,隔代升级iPhone成了消费者的一种习惯。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有很多用户还使用iPhone 6和6s系列产品。

作为一款颠覆性产品,iPhone早已找到了市场引爆点并跨越鸿沟,不过它现在在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眼里不再那么酷了。

用iPhone的人还是有很多,iPhone在高端市场的保有量依然无人匹敌。但是,从iPhone7开始,中国市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人们追逐最新款iPhone的动力在减弱。

除了硬件层面的创新,苹果在互联网服务(iMessage、Apple Music 、日历、备忘录、提醒事项等)层面的创新也开始受到质疑。众所周知,不论Google、Facebook,还是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都不会按年为周期来推送产品更新。而像Chrome、Instagram和印象笔记这样的iPhone应用都基本保持着每半个月一次的更新频率。

我们看到,诸如iMessage和Apple Music都是随操作系统的升级而更新。前者从发布至今,iOS平均每六周升级一次,也就是说iMessage的更新频率最短也需要六周,是Instagram的两倍。

再来看看Apple Music,这款苹果和流音乐领域重量级选手Spotify、Rdio正面对决的App自2015年7月上线后的近11个月,才在2016年WWDC上推出新版。这样的更新频率,显然也不符合移动用用市场的激烈竞争。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十年已过,每次iPhone发布带来的“惊喜”正在渐渐降低。但是,消费者心里其实还是抱着一丝期待,今年晚些时候将发布的十年版iPhone还能重新酷起来吗?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