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人民币国际化是政府让利于市场的过程

管涛说,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私人部门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部门是主要的成本承担者。这种市场“得利”、政府“得名”的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争议的焦点。

管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金融40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管涛近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场》一文中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政府让利于市场的过程,私人部门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政府部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成本承担者。

管涛说,不论是企业、银行和个人,都通过人民币国际化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收益通过以下方式得到了充分体现:人民币计价结算功能不断强化,汇率升值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化解,企业汇兑成本下降;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了个人的消费能力,开辟了人民币跨境投资的新渠道。人民币国际化还促进中资金融机构业务和资产的海外扩张,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大幅上升。

“这完全符合经济学的逻辑。在趋利避害的市场法则下,人人都是自利的理性人。如果人民币国际化不能给中国的个人、企业和银行带来好处,他们为什么要参与其中呢?人民币国际化在相关微观领域取得的进展,恰恰是微观主体获利的直接证据。”

《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场》是管涛为《中国金融改革报告2016——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收益分析》所作的序言。本书是CF40和旗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继《中国金融改革报告——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金融改革报告——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利率市场化》之后再次联合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该书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社会价值。

相对私人部门,管涛认为,政府部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成本承担者。虽然人民币国际化也带来了包括铸币税等的宏观收益,但更多体现为软实力的提升,比如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份额上升,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等等。

相较于这些隐性化的收益,人民币国际化的宏观成本是实实在在的,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宏观调控的硬约束,比如人民币国际化会削弱外汇管理的有效性,加大货币当局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的难度。管涛说,这种市场“得利”、政府“得名”的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争议的焦点。

在序言中,他还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货币国际化的收益有所体现,但并不充分。当前,人民币作为跨境交易结算货币的作用大幅上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币被作为一种投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体经济等“慢变量”的支撑,更大程度上是依靠政策红利和人民币资产收益率等金融“快变量”的推动。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未来,随着人民币汇率预期改变和本外币利差的收窄,人民币国际化会面临一系列难题。比如,美元国际化使美国获得消除货币错配、转嫁金融危机的能力,但人民币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又比如在国际化初期,人民币大量流出,增加了资本流入,加大了外汇供求失衡压力,制约了汇率形成机制等相关金融改革步伐;但在现阶段,因为汇率市场化程度不足,不得不加强资本流动限制,人民币国际化陷入波浪式发展的局面。

管涛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美元霸权最大的受害者,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避免新兴经济体货币错配和美元霸权的有力举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乘势而上的可能性,要坚持趋利避害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可持续发展。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