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晶:政府部门需加杠杆以维持总需求

2016年中国杠杆率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实体经济持续20年的加杠杆态势得到了初步遏止。不过,未来杠杆率,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可能还是会上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近日指出,中国实体经济持续20年的加杠杆态势在2016年得到了初步遏止,杠杆率从上一年的228%略降1个百分点,无论把这看作杠杆率的趋降还是趋稳,应该说都是积极的迹象。不过,很难说杠杆率下降的趋势已经形成,因为一方面行政去杠杆的色彩还非常浓,另一方面稳增长还需要有一定的杠杆率支撑。

分部门看,2016年政府部门在未剔除平台债务的情况下,杠杆率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下降1个百分点,但居民部门加杠杆迅速,杠杆率上升近5个百分点,其中住房抵押贷款上升迅速,达到35.6%,其风险值得关注。

张晓晶指出,政府部门需加杠杆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总需求,由此,政府部门微弱去杠杆乃暂时现象,并非趋势性变化。未来看,政府部门仍可能是一个渐进加杠杆的过程。

国际比较看,政府部门加杠杆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基本趋势。就中国而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较大隐患,但中央政府仍有加杠杆空间。

张晓晶的研究显示,2000年至2015年,中国主权负债从19.3万亿元上升至126.2万亿元,上升5.5倍;中国的主权资产也同步增长,从35.9万亿元上升至229.1万亿元,上升5.4倍。这样,中国政府所拥有的资产净值在该段时期显著上升,从16.5万亿元上升到102.9万亿元,上升5.2倍。

这表明,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政府,其负债在不断累积的同时,资产也在不断增长。重要的是,无论宽口径还是窄口径,中国的主权资产净值始终为正。

相对于政府部门去杠杆,张晓晶指出,企业部门去杠杆应是“重中之重”。2015年,实体部门利息支出已达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的两倍,尽管这一趋势在2016年有所缓解,但利息负担还是比增量GDP高出不少。换言之,每年新增国民收入尚不够支付利息,过高的利息已会成为经济前行的负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政府部门应该为企业部门分担部分杠杆,尤其是中央政府负债水平还很低,且拥有大部分资源,在经济下行时,中央政府应通过资源和杠杆水平提高来支持经济上行。

张晓晶表示,如果政府创新配置资源方式,即通过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则政府应对风险的能力在上升,从而债务的可持续性将得以保障。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