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严控商办项目审批 涉嫌改变用途的项目将不被验收

目前市场上已开始销售的大部分商办类项目可能都将面临整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北京对商办项目的管控还在继续收紧。

4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严格商业办公类项目规划建设行政审批的通知》,要求在3月26日前未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应按此前公告要求,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再重新申领建设规划许可证。

这次通知还专门对“3·26公告”中的各类说法,进行了更明确的阐述,通知指出,“开发企业新报建商办类项目”指全市范围内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新建商业、办公项目。而“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要按照单层套内建筑面积核算。

3月26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公告对商办项目的规划用途、最小单元、以及销售对象等作出详细要求,并将二手商办类项目的交易门槛拉升到与普通住宅相同,同时还要求商业银行暂停对个人购买商办项目放贷。

此公告发出后,北京商办类市场随即出现冰冻,公告发出后的三天里,全北京商办类项目仅网签3套。而新政颁布前一周,北京商办类网签数量为2333套。

不过,对商办类项目严控的效果,可能才刚开始显现。上述通知要求,规划建设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商办类项目的监督执法,发现涉嫌改变规划用途的,要按照条令对施工单位处以罚款、责令整改。对预留孔洞、预埋管线等涉嫌改为居住用途的项目,将不予验收。

同时,如出现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违法行为,国土部门将依法收回土地,并限制企业参加其他土地竞拍。

这意味着,目前市面上已经开始销售而未交房的大部分商办类项目,或都将面临整改。包括精装修、水电燃气管线在内有居住性质的配置都要面临拆除的风险。在剔除所有居住功能配套之前,这些项目很可能无法成功通过审批。

值得一提的是,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在政府的严控之下,北京已经有项目调整了旗下商办类项目的规划设计,拆除了居住类配套,并拆掉了此前按住宅功能设计的项目样板间。

过去多年,由于北京普通住宅限购,商办类项目因为价格较低,且无市场购买门槛而成为投资客和刚需的宠儿,其在北京过往几年的房屋销售中,也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10年北京共有超过40万套商办类项目成交,其中25万套为“商改住”房屋;目前市场库存约6万套商办类项目,其中2.3万套为“商改住”房屋。从2016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23日,在所有成交的房产中,“商改住”项目占比约54.7%。

而在连续的管控之下,目前,包括各类房产信息网站,中介门店都已撤下了商办类项目的相关信息。这种过去由市场投票诞生的产品,正在逐渐从北京楼市消失。

事实上,北京这一轮对商办项目的管控,走在全国最后,但力度却最大。在今年初,包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相继发布了管控、停止审批商办类项目的政策。

今年1月7日,上海要求全市128个商住项目销售,随后要求全市商住进行整改,拆除居住功能配置。而深圳则同样在1月份发布管理细则,将商办项目纳入价格管理。随后到2月份,天津市宣布今后将不再新审批酒店型公寓。

中原研究院研究总监张大伟此前曾表示,商住政策收紧、规范土地属性,将是大势所趋。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