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逝世20周年】生前寂寞身后名,他是“文坛外的高手”吗?

有人认为,王小波从来没有进入过“文学场”,也没什么作家朋友,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王小波死后,“王小波热”开始兴起。

20年前的今天,1997年4月11日, 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死于京郊寓所。

半个月后的1997年4月26日,八宝山一号大厅外,300多人前来吊唁,据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责任编辑钟艳玲的回忆,前来吊唁的,除了少部分王小波的亲友,其他都是自发的吊唁者,“他们是首都传媒界的年轻人,哲学界、历史学界、社会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学者,还有相当部分是与王小波从未谋面的读者,有的甚至自千里之外赶来。奇怪的是,当中没有作家协会人员,没有一个小说家。”

这段回忆像是王小波与”文坛“关系的一个比喻。在活着的时候,王小波在中国大陆发表的作品并不多。1991年,王小波的中篇小说《黄金时代》获得第十三届台湾《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引起港台文学界的关注。但却并没有进入到中国大陆批评家的视野,当年只有金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四版报道了《黄金时代》获奖消息,称王小波为“文坛之外的高手”。1992年,《黄金时代》在台湾和香港以单行本和小说集形式出版。《黄金时代》在港台的获奖和出版鼓励了王小波,同年,他辞去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系的教职,脱离了体制,成为了一位自由撰稿人。

生前寂寞

但是不同于在港台的“顺利”,这位“自由的”、不归属任何机构,也没有引起主流评论界关注的作者,在中国大陆的出版过程却非常艰难。当时,《黄金时代》在北京转手了四五家出版社,才最终来到了华夏出版社赵洁平的手中。在这本书初版的后记中,王小波说,“本书得以面世 , 多亏了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必须说明 , 这些优秀品质并非作者所有。鉴于出版这本书比写出这本书要困难得多, 所以假如本书有些可取之处,  应当归功于所有帮助出版和发行它的朋友们。”

直到1997年,王小波去世以后,他最重要的作品集《时代三部曲》才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即使是在现在大学中文系通用的教材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2007年第2版)和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1999年版)都对于王小波只字未提。

常常被视为“文坛局外人”、“体制外作家”和“文学浪人”的王小波与文学圈是什么关系?是对立的吗?

细细阅读不同人对王小波的回忆,可以发现,王小波与文坛以及文坛中人的关系也呈现出复杂不同的面貌。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责任编辑钟洁玲在王小波去世五周年之时表示,“从去世到今日,王小波从来没有进入主流文学的视野。”在2004年《三见王小波》一文中,钟洁玲除了回忆在1997年4月26日的告别式场景外,她也提到王小波是没有单位没有加入作协的。“生前他说过,‘听说有一个文学圈,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他是一个局外人,但却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为自己的真理观服务的自由撰稿人。”

与钟洁玲的观点类似,北师大文学院教授赵勇也认为,王小波没有进入过“文学场”。在2012年《“他走在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前列”——赵勇谈王小波》一文中,赵勇说,“新世纪以来,我们也看到许多作家没有刻意去进那个‘文学场’,但他们也获得了某种声名,这是因为文学市场化的进程打破了原来那种僵硬的文学体制。这种情况分析起来其实很复杂,我这里无法展开。我只能简单地说,王小波在世时,还没有赶上像现在这样的好时候。否则他与他的作品或许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

但是,王小波真的与文坛无关吗?要知道,当年为他写吊唁文的可有林白、周国平和刘心武的身影。虽然林白说,与王小波的相识只在于王小波对于她《一个人的战争》的声援,实际生活里,他们彼此并没有见过面,因为他并不是在“文坛中走动的人”。周国平也说,与王小波并不相识,直到他去世后,才知道他是一个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只有刘心武记录下与王小波的“偶然”的交往过程。

他先来我家。他一出现在我眼前,便让我吃了一惊。我觉得是《水浒》中的某一汉子凸现在了眼前。他不仅个子很高,而且粗黑茁壮。把他比成一百单八将中的哪一将恰宜呢?至今亦难判定。他手里提了个简陋的透明塑料袋,里面是一本书。我眼尖,认出那是本《黄金时代》。可是他落座后,并没主动把那书给我。我便主动问:“是给我带的吗?”他这才拿给我。我一翻,没签名,便说:“你要给我签上大名!”他才把书放在膝盖上,潦草地签了名。他似乎来得勉强,兴致不高。但是促膝瞎聊,一来二去的,茶过三巡,居然言谈渐欢。后来我们到楼下一家小饭馆喝啤酒、吃家常菜。他胃口不错,话多起来。给我讲了很多他经历过的事。他的话语中透着睿智幽默,但表情憨憨的,坐如铜钟,很节约手势。

 

——刘心武《寄往仙界》1997年

作家王童也曾回忆过与王小波的相识在《北京文学》杂志举办的青年作者研讨会上的场景,此后他也向王小波多次约稿。在1997年的《呼叫王小波》一文中,王童说,两个人还曾经一起吃饭喝酒对吹。“小波的话语总是非常幽默地抓住事物的本质,拓开你另一面的思索。有一次,他曾忧心忡仲地告诉我,他得了一种挺让人麻烦的病。但我也只当他得了发烧感冒一类的小恙,并打趣道,你这满身思想的人,过几天就把病给吓跑了,小波也只一笑了之。可我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患疾而终。”

身后名

与王小波寂寞生前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王小波去世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有近百家媒体对王小波逝世及新书出版予以报道,“但很大一部分属对外宣传媒体或者港澳台、国外的媒体,而且所发消息基本上都集中在对事件的客观陈述和报道上”。不久之后,“王小波热”兴起,王小波的各种“文集”出版不穷,媒体和知识界也反复强调王小渡的 ‘自由撰稿人 ’、 ‘知识分子 ’、 ‘自由主义思想家 ’、 ‘启蒙者 ’等等身份和形象,因此有研究者甚至认为, 就是因为这些标签,将王小波作为小说家的身份被有意无意的“遮蔽”掉了。

此时,各种对于王小波的讨论和研究也开始出现。1998年5月,学者王毅(国林风书店策划人)主编了《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一书,这本书的主要作者都是历史、思想学界的人士,从思想层面来解读了王小波的作品。在序言中,王毅认为王小波具有说真话的智慧和艺术,将他与陈寅恪和顾准并入同一个思想脉络,称他秉承的是与陈、顾同样的“自由意志和精神”的血脉,而又创立出“屈服”与“以生命为地代价”的另外一种可能。《不再沉默》将王小波推向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位置,而这也奠定了之后对于王小波的讨论总是绕不开“自由”和“知识分子”的形象和身份。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王毅说“在我看来,王小波的成功和可贵,其一在于他不仅像陈、顾等人那样具有说真话的勇气和识别真伪的能力,而且尤其具备了一种说真话的智慧和艺术,以及开始有机会触及了那种使真话传播出去的手段。其二,则在于他的话固然都植根于那饱经忧患的‘罗马’,然而却再也不会把回身走上十字架认定为这说话的最终结局。相反,他憧憬和努力探索着的,是能够走出一条两边都开满牵牛花的路;是有一天像尼采诗中说的那样,去‘做天上的云’。所以在王小波那里,心智再也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那种在缝隙中超凡绝世的生存技能,而终于重新展现出人对未来的颖悟、对新的和美的文化形态之创造力这一‘智慧’的本真意义……”

与此同时,媒体的关注点持续在王小波身上聚焦。2002年,王小波去世五周年之际,《三联生活周刊》以大篇幅推出了纪念专辑,认为“王小波死后没有别的自由知识分子能填补空白,而精英嘴脸与世俗生活之间的鸿沟在加剧”,然而还有“许许多多因才华、职业所限没能成为自有知识分子的人成为了自由分子”,并且举出几个年轻的“自由分子”的青春成长、求职故事,无一不和王小波有关。

5年后,人大人文学院梁鸿在分析《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推崇王小波的报道时认为,其实这些媒体推崇的是自己的目标读者“城市白领、小资群体和有点公共关怀的智识分子”的自我想象。“追捧王小波的是哪些人?除了自由主义人士,对社会绝望,叛逆,激愤的青年人之外,还有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就是以媒体为依托的、有良好修养和知识追求的城市中年白领,王小波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特立独行恰恰符合了他们的基本精神特征。稍加辨析,就可以感觉出,这种生活实际上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基本的物质保证之后,‘趣味’、‘雅致’和‘欣赏’才有可能,这也是保持一个自由分子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本文的上半部分,通过众人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王小波与当代文坛并非是“完全对立”那么简单。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房伟认为,一方面要承认,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异数,另一方面也不能太过强调这种对立,因为这种对立,“会使作家的价值和文学品格, 被简单化、抽象化和二元对立化”。因为王小波的意义,在于其文学力量,而并不是简单地受到中国文坛排斥。

房伟指出,王小波死后,是媒体和知识界在不断地强化这种王小波与文坛的“对立态势”,从这种对立想象中获得的“衍生资本”,让王小波成为一个“局外人”和“受难者”,而这会产生巨大情绪化的影响和力量。“传媒需要这样一个‘受难者’, 不时在适当机会出现, 在文坛与王小波的对立性想象中,再次产生‘衍生资本’, 例如‘王小波门下走狗’、‘北大的王小波 余杰’等等话语。于是, 一个‘文坛受难者’的王小波,其情绪化的影响和力量,甚至超过了“文学家”的王小波形象。而王小波式思想型作家在王小波死后成为‘绝响’,不能不说多少拜媒体所赐。”

20年前,王小波离世,他生前“寂寞”身后“得名”。传媒界、评论界、出版界、知识界等领域的从业者合力造就这样的一个王小波。不知道下一个20年,又会是怎样。

王小波生平年表

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

1968~1970 年云南农场知青。

1971~1972 年山东牟平插队,后作民办教师。

1972~1973 年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1974~1978 年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

1978~1982 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

1982~1984 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

1984~1988 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

士学位。

1988~1991 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91~1992 年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1997 年自由撰稿人。

王小波著作出版年表

1989 年9 月《唐人秘传故事》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 年3 月《王二风流史》香港繁荣出版社。

1992 年8 月《黄金时代》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2 年1 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香港天地图书公司。

1992 年7 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与李银河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年7 月《黄金时代》华夏出版社。

1995 年7 月《未来世界》台湾联经出版社。

1996 年11 月《思维的乐趣》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7 年5 月《时代三部曲》花城出版社。

1997 年5 月《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