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同样会有属于他们的归宿。

18年前,在湖南娄底的一个地方BBS站中,有个ID十分引人注目,名字叫「TMD」,他的个性签名上这样写着,「谁不崇拜我,我就打死谁」。当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他并不能用键盘和鼠标打死任何人,只能「恶狠狠」地写着青春小说,直到后来成为《大象公会》创始人的黄章晋将这个年轻人推荐到网易。

这个年轻人就是如今陌陌的创始人唐岩,后来的故事或许人们也就熟悉得多了。从一卷铺盖、一个女人、2000块钱的北漂青年,到如今身价75亿人民币,这样的故事总是具有着令后来者血脉贲张的刺激性,尽管在唐岩看来,他并「不想成为标杆」,但他也从不避讳谈自己在娄底做工程监理,混迹BBS的时光。或许在他看来,BBS就是他们那一代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在更早的1994年,23岁的马化腾第一次接触到FidoNet,一种BBS建站程序,并在半年后花费近5万元搭建了Ponysoft,在现实生活中不擅交际的马化腾在Ponysoft中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话唠」,并由此结识了张小龙、丁磊等人。

根据1997年10月中国首次互联网调查,当时的网民总数只有62万人,不及如今7.3亿网民人数的千分之一。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里,BBS几乎成为了当时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批年轻人交流的唯一方式,尽管交流的载体只有简单的文字。

也正是在中国第一次调查国内互联网使用情况的1997年10月,一篇名为《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的文章在四通利方BBS的体育沙龙板块发出,48小时内点击量就达到了数万,两周之后,这篇文章被被《南方周末》全文刊登。八年之后的2005年,时任新浪网总编辑的陈彤在其撰写的《新浪之道》中这样回忆道,「此事使人们第一次感到论坛的力量和影响」。

但或许陈彤没有意识到的是,社区这种社交网络的形态,价值并不在于社区所建立的弱关系本身,而在于其能够促使用户在其之上不断创造内容。用户自发产生的内容是一个社交网络持续生长,保持旺盛张力的关键。这一点也在十几年后的被验证,以编辑模式PGC生产内容的新浪,正在逐渐被微信公众号这样依托于社交网络的内容生态所取代。

社交网络存在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将网格上的每个点相连,让人与人建立连接;更还有让人与人保持互动,让这张网络上实时有新鲜的信息和内容在流动。只是构建这张网络的形式在不断改变,流通在网络中的内容载体在变化,从文字到图文并茂,再到如今的短视频、直播。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以陌陌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产品,用LBS等方式努力将帮助用户建立连接做到极致,但却在让用户持续互动这一点上不断折戟。

为了增强用户粘性,陌陌曾先后引入了兴趣群组、陌陌吧、附近朋友圈(时刻)、Tinder(点点),但在2015年产品上线满4年之际,陌陌依然难以阻挡用户开始离开的脚步。而被定义为陌陌挑战者的探探,直接引用了Tinder的翻牌子模式,将颜值这一要素在LBS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这一点的确极大提高了用户建立连接的效率,但却依然没有解决用户建立连接后缺少沟通,难以沉淀的问题。

直到直播的出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从2015年9月上线陌陌现场开始,陌陌的直播功能上线不足1年半,而陌陌真正开放全民直播是在不足1年前的2016年4月。虽然上线时间不长,但直播给陌陌带来的变化确实爆炸性的。截至2016年12月底,陌陌月度活跃用户数为8110万人,上一年同期陌陌月度活跃用户数为6980万人,同比增长16.12%。

更让唐岩感到高兴的应该是陌陌用户粘性的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陌陌日活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过10%,平台关系达成量则同比增长48%。直播为陌陌带来的价值绝不仅仅是陡增的营收和利润,更多的则是让陌陌上的年轻人们再一次变得活跃起来,因为用户有了更多可以消费的内容,来自直播和短视频。

直播和视频似乎始终都是娱乐内容最适合的呈现形式。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歌舞表演,而在距离数十公里外的伦敦市中心,正在参加广播电视博览会的人们,惊奇地发现可以透过一块电视屏幕,欣赏到女歌手海伦曼妙的歌声和妩媚的笑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电视直播,内容是一场歌舞表演,与如今各大直播平台最流行的内容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相较于文字、图片,视频所能传递的信息含量更丰富,而直播又为其增加了更多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甚至是过去电视时代所无法实现的。至少在娱乐性内容上,在一切技术基础逐渐完备的情况下,视频,以及直播成为内容传递的主要载体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BBS时代受限于带宽和网速,文字是当时唯一的信息传递方式;而在QQ时代,越来越多的表情和图片开始被人们使用和传播;而随着4G和WiFi的普及、资费的降低,以及传输、加速技术的提高,视频和直播能势能被释放,被技术瓶颈所压抑视频内容消费需求被彻底释放。尤其是对于这一代被看作是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们而言,图片、视频,甚至实时的视频直播互动已经成为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就在10天前,基于超级相机而兴起的社交平台Snapchat成功IPO,当日股价大涨44%。人们太需要一个能够挑战Facebook的故事了,就连华尔街也越来越相信,拥有更多年轻用户,以图片和视频作为主要交流语言的Snapchat,会成为Facebook最有可能的替代者。

就如同当初18年前深夜里常常无聊地在BBS中写青春小说的唐岩一样,对于这一代年轻人而言,「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正在成为他们所认同的生活方式,而陌陌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将泛社交和泛娱乐结合在一起新平台,唐岩将其称之为「社交娱乐平台」。

在这里,社交似乎正在回归我们原本真实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连接不再仅仅依靠文字、表情,而是重新回到了可以看到真实的对方。尽管目前的直播大多还只是单向的,而随着Houseparty等产品在美国的流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面对面的真实交往正在成为趋势。当然,这种真实依然是建立在滤镜和贴纸之下的。

而滤镜和AR贴纸背后技术的成熟也同样是这次社交+直播浪潮的推动力,尽管在被媒体问道如何看待最近最热的人工智能话题时,唐岩有些冷淡地回应说「不太感冒」。

事实也正如此,因为陌陌的用户并不需要了解那些有趣的贴纸背后用的是多么复杂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也不想知道直播是如何带动原本陷入衰退的CDN行业再度崛起的。他们需要的是新奇和有趣的内容,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则希望能够在内容背后建立更简单直接的社交连接,直播某种意义上也正在成为陌陌上新型的社交圈层筛选器,尽管这一切显得有些赤裸裸。

很多人担心直播会让这一代年轻人陷入猎奇、颓废的状态,但在我看来,这类担心太过多余。在电视作为大众媒体流行的20世纪末,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家四口人,父母和男女两个都坐在电视机前,不同于正常情形的是,这些人只有躯干,没有脑袋。波兹曼希望借此来表达,电视会使人类丧失精神和思想的担忧。

但事实上,那一代在电视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如今依然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人类社会最强大的力量也莫过于此,它能够不断通过社会层级的升降,通过财富和权力的分配,去完成社会的自我调节。

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同样会有属于他们的归宿。

陌陌COO王力曾在2014年慷慨激昂地写下「那些思维僵化的人依然把约炮神器的帽子扣到这款产品之上,他们既看不到宏观社会的转变,也不关心微观颗粒的想法,只会将自己的猥琐感觉加诸在陌陌身上」。

时至今日,我们真的又要为陌陌戴上一顶「直播平台」的帽子么?恐怕事实并非如此。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