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未来货币政策收紧是大趋势

从货币政策来说,其包括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调控方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央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可总结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隐性的金融稳定。央行在2016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达了对于金融稳定和控泡沫防风险的关注,也表达了对于稳定汇率和国际收支的关注,并用了一个专栏讲了物价水平或在未来会给货币政策带来压力。

华泰证券宏观研究李超团队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从央行对当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切程度来讲,金融稳定、国际收支是当前主要矛盾;物价是被央行列入关注名单的潜在目标,有可能中期影响央行操作;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则排序较为靠后为次要矛盾。从央行多目标制来说,前两个目标都需要央行收紧货币。

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用稳健中性来表述货币政策。报告认为,强调稳健中性就是对过去货币政策稳健略带宽松的纠正,实质上就是货币政策收紧。

对于金融稳定这个目标,央行连续三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达了对其的关注,当前央行进行的政策利率加息也反映了金融稳定这个最终目标已经偏离了央行的容忍底线。同时,出于化解宏观风险的考量将表外资金理财纳入MPA考核,符合去杠杆的精神指示,宏观审慎政策+货币政策将会是未来去杠杆的两大手段。

报告认为,2016年9月份至今,央行使用价格调控迫使债券杠杆去化和警告机构不备流动性的风险,向市场表明了央行控泡沫、防风险的决心;加上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端给央行货币政策的掣肘,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收紧是大趋势。

从货币政策来说,其包括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调控方式。报告认为,数量型货币政策边际效用在减低,价格型货币政策正在转型。在当前央行两种基准利率(官定零售利率和政策利率)中,随着利率市场化最后的推进,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的传导更加重要,将是未来转型后中介目标的最优选择。

同时,报告认为市场低估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目前的官定利率已经在弱化,甚至可能在近两年被取消,基准利率即将由官定利率转为政策利率。所以政策利率的调整,已经到了利率调整的拐点,未来只需判断加息快慢的问题,不必等待官定利率的上调,货币政策收紧是完全可以确认的方向。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