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遏制高校贪大求全

《意见》指出,一些高等学校定位不清,热衷于层次提升或更名,盲目增设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弱化,同质化倾向明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将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一些高等学校定位不清,热衷于层次提升或更名,盲目增设学科专业,办学特色弱化,同质化倾向明显。

《意见》指出,要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切实引导存量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

《意见》指出,“十三五”时期,继续坚持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也不与高等职业学校合并;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政策,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

近年来,中国的众多高校热衷于通过改名提升学校形象和招生能力。有媒体统计,过去六年间,中国有473所高校改名,比重高达23﹪。而且,近年来因为高校改名引发的争议也时被媒体报道,甚至惊动教育部。单单是2015年就有四川泸州医学院和四川大学争夺“川医”简称,南昌大学和南京大学争夺“南大”的舆论关注事件。

“学校升格意味着更多实际利益,比如专科升本科,可以获得更多教育部资源,如设置研究生点,申请更多扶植资金等。”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室主任王烽曾在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只改名是另外一回事,主要是涉及有些学校的简称,响亮的名号利于扩大知名度和招生。”

由于我国许多高校采取“地名+大学”、简称取校名首字的命名模式,不少高校的简称重复。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三所大学简称都是“华师”。提起“山大”,有山东大学、山西大学。“东大”有东南大学和东北大学。

前教育部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曾向媒体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从规模扩张、数量增加的路上停下,转到在内涵和质量上做文章。“而最急迫的、现在马上可以做得到的,就是各个学校改名,先暂停下来。”

此前据新华社消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今年1月15日在北京已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和课程,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意见》提出,各地要根据存量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学生就业等因素,逐校核定办学规模。引导高等学校逐步削减就业率较低、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加大监管力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动态调整机制。

对于办学条件不达标、经费支撑能力不足的高等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提出限期整改要求,但逾期仍然不能改正的,要采取限制招生、暂停招生的措施乃至在保障平稳前提下依法报审批机关撤销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学校资产和人员。教育部将组织第三方对存量高等学校特别是新建本科学校的办学条件、财务状况和内涵建设等情况开展监测评价。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