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仅成立3年的本土公司想打破国外ADAS供应商的垄断

今天绝大多数ADAS前装市场被国外供应商所占领,而MINIEYE试图改变这一格局。

在无人驾驶、ADAS飞速发展以及中国市场对新技术热情高涨的今天,中国成为了相关领域公司最看好的市场。不过,即便ADAS技术普及度逐渐变高,并且从高端车型下沉到了低级别车型中,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此类系统所需的视觉解决方案、硬件、软件都来自于国外的一级供应商,例如博世、大陆、德尔福等等。

国外,以色列的Mobileye在视觉感知技术领域一枝独秀。在ADAS市场上,Mobileye占据了全球超过75%的市场份额。而中国,ADAS软硬件以及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数量为零。因此,在MINIEYE公司CEO刘国清看来,中国急需这样一家本土供应商——而MINIEYE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中国的Mobileye。

刘国清表示,在“智能”完全实现之前,“安全”更能击中驾乘人员的痛点。原因在于,第一:中国车祸的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上涨。据卫生部门统计,仅2012年丧生于车祸的人就有近17万,和十年前的2002年相比几乎翻了一倍。而保险部门统计的数字则更多,达到30万。另一个数据显示,这些车祸中有89%的人为事故来自于驾驶员的误判——如果可以提前对驾驶员进行预警,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目前,MINIEYE独立研发了一款ADAS产品,通过单目摄像头扫描路面情况,识别、检测、追踪路面物体,包括车辆、车道线、交通标志、交通灯等。通过分析这些物体,产品能准确预测出潜在风险,并及时告警司机,避免事故发生。

MINIEYE的第一代产品功能包含前方车距监测(HMW)、前向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虚拟保险杠(Virtual Bumper)、前车启动提醒(Stop & Go)五项功能,其透露产品即将在明年量产。

从2014年开始,这家公司开始进行产品的实车路测以及数据库测试,并在今年11月份开始进行针对Mobileye的对标测试。测试将Mobileye和MINIEYE的后装产品安装在同一辆车上,通过长时间长距离的实车路测,用影像记录两个产品的预警画面。之后通过MINIEYE自主开发的数据处理系统,从影像视频中按不同的工况维度对两者进行分析比对,生成测试结果。

此次MINIEYE派出两辆测试车辆,一辆从深圳总部出发一路西行,一辆从南京研发中心启程一路向北。两辆测试车辆共经过16个省份和直辖市,行驶里程8909公里,北至哈尔滨,西至云南。

此次对标路测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前向车距监测、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以及虚拟保险杠四个功能上。对标功能包括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虚拟保险杠三个功能。

对标的要求是,在每百公里小于0.5次误报的前提下,报警率达到Mobileye的95%以上;对于前向车距监测功能,则是在实时监测对比的前提下,绝对碰撞时间(即前向车距和当前车速的比值)和Mobileye完全相同或误差在1个单位以内的情况大于95%。满足以上条件,算对标成功。

对标报告显示,MINIEYE与Mobileye相比,前向碰撞预警的报警率达到了Mobileye的95.2%、车道偏离预警的报警率达到Mobileye的100.9%、虚拟保险杠的报警率达到Mobileye的97.1%,前向车距监测的绝对碰撞时间与Mobileye的吻合度达到96%。

根据刘国清提供的报告来看,目前MINIEYE还没有达到100%对标Mobileye,但已处于同一水平线,对于MINIEYE自身或者是整个国内的ADAS行业来说都是一次突破。然而,Mobileye目前已经拥有4款芯片产品,从Eye Q1到Eye Q4,其技术跨度也经过了从仅用于自动制动到分析宏观路况的跨度,而需要指出的是MINIEYE并没有阐述其对标的是搭载哪款芯片的产品。

另外,刘国清称MINIEYE将来主要将进军前装市场,但目前其仅发布了一款后装的视觉感知产品,并且安装仍需要通过CAN总线,并不简便。而若真如他所说主打前装市场,以其体量和研发能力是否能够满足主机厂标准也仍然是个未知数,其品质与性能能否达到现在占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的国外供应商也令人怀疑。

但MINIEYE的出现至少代表了一个现象——中国ADAS产品供应商逐渐开始向国外供应商发起挑战了。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